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1347

会议视频 35

会议信息 4

年份

2024 3

2023 199

2022 201

2021 232

2020 119

2019 45

2018 39

2017 58

2016 44

2015 39

2014 77

2013 54

2012 29

2011 25

2010 50

2009 35

2008 25

2007 40

2006 7

2005 3

展开 ︾

关键词

绿色化工 8

SARS-CoV-2 7

微波散射计 5

碳中和 5

膜分离 5

COVID-19 4

Cu(In 4

HY-2 4

2019 3

2型糖尿病 3

GPS 3

Ga)Se2 3

HY-2 卫星 3

HY-2A卫星 3

代谢与免疫 3

光催化 3

反渗透 3

工程管理 3

微波辐射计 3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基于一步法制备超高PEO负载的 CO<sub>2sub>气体分离用于高效碳捕集 Article

朱斌, 赫羴珊, 吴亚东, 李松伟, 邵路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26卷 第7期   页码 220-228 doi: 10.1016/j.eng.2022.03.016

摘要:

针对日益增加的大气CO<sub>2sub>含量,膜技术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碳捕集策略,其中CO<sub>2sub>分离已经展示出显著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CO<sub>2sub>/轻质气体分离方面。以聚环氧乙烷(PEO)为代表的CO<sub>2sub>亲和材料,因其与CO<sub>2sub>的特殊偶极-四极矩相互作用而吸引了广泛的研究关注。因此,分离性能轻松超过了著名的分离上限。此外,高结构稳定性使得分离在高进料压力(高达20 bar)下表现出更好的CO<sub>2sub>渗透系数和气体选择性。本研究同时改善了全聚合物的机械性能和气体分离性能,在工业碳捕集和气体净化领域展现出显著潜力。

关键词: 分离     气体分离     CO<sub>2sub>捕集     CO<sub>2sub>分离     聚环氧乙烷    

对二氧化碳具有选择性的聚环氧乙烷基薄膜的发展——从实验室到中试规模

Brinkmann Torsten,Lillepärg Jelena,Notzke Heiko,Pohlmann Jan,Shishatskiy Sergey,Wind Jan,Wolff Thorsten

《工程(英文)》 2017年 第3卷 第4期   页码 485-493 doi: 10.1016/J.ENG.2017.04.004

摘要:

气体膜分离法是从气流中分离二氧化碳(CO<sub>2sub>)的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例如,采用该技术对燃烧过程中的烟气进行处理,以达到CO<sub>2sub> 捕集和封存的目的。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能够很好地应用于膜分离技术,如Pebax® 或PolyActive™。本文采用PolyActive™ 作为复合薄膜的选择层。在环境温度下,当CO<sub>2sub>/N<sub>2sub> 选择性超过55 时,这种薄膜的CO<sub>2sub>渗透率高达4 m3(STP)·m<采用单一气体渗透数据作为唯一的实验输入而开发出的仿真工具可以准确预测这种组件的性能。在不同的中试研究中,我们利用烟气和沼气作为原料气流,反复检测这些组件的性能。PolyActive™ 在检测中显示出了稳定的分离性能,表明PolyActive™ 非常适用于作为材料进行工业规模气体处理。

关键词: 气体渗透     薄膜复合     CO<sub>2sub>分离     CCS     沼气处理     组件    

淡水室填充阳离子交换树脂的EDI堆对镍离子溶液分离性能的研究

牛玉标,徐小青,赵海洋,周志军

《中国工程科学》 2014年 第16卷 第7期   页码 62-67

摘要:

采用淡水室填充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电去离子(EDI)堆来处理低浓度含镍废水,考察了该EDI 堆用于低浓度重金属废水处理的可行性,并探讨了堆电压和料液流量对EDI 分离重金属离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Ni2+浓度为50 mg/L,pH为4.5 的料液工况,操作电压为25 V,料液处理量为20 L/h 时,可保证淡水产水Ni2+浓度在2 mg/L以下,且浓缩水Ni2+浓度大于900 mg/L,电流效率达到24.2 %。

关键词: EDI     阳离子交换树脂     重金属     镍离子    

氢气分离研究进展

栾永超,熊亚林,何广利,刘聪敏,李帅

《中国工程科学》 2022年 第24卷 第3期   页码 140-152 doi: 10.15302/J-SSCAE-2022.03.015

摘要: ;氢气分离的性能是影响氢气分离过程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因而氢气分离膜技术研究一直是国内外膜领域的热点方向。本文阐述了氢气分离的应用需求、基本机理,系统梳理了致密金属、无机多孔、金属‒ 有机框架(MOF)、有机聚合物、混合基质膜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尽管无机多孔、有机聚合物、混合基质膜等具有良好的氢气分离纯化性能,但在分布式、小型化的应用场景下的分离性能仍待改进提高;提高钯基金属的抗毒化性能、优化的性价比,是促进工业应用的有效手段;整合无机多孔、MOF的优点,可促进分子筛分机制的性能跃升;有机聚合物的耐温、机械等性能仍需提高;对现有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制备高分子合金,是开发新型气体分离的重要方向;混合基质膜在进行可控调节排布后多种氢气分离的研究和应用,支撑了氢气分离纯化过程的发展,在材料种类丰富、制备工艺进步后将发挥更大的工程价值。

关键词: 氢气分离;致密金属;无机多孔;金属‒ 有机框架;有机聚合物;混合基质膜;氢气纯化    

聚乙烯胺促进传递用于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从材料到工艺的挑战和前景 Perspective

何雪忠

《工程(英文)》 2021年 第7卷 第1期   页码 124-131 doi: 10.1016/j.eng.2020.11.001

摘要:

由于气体分离具有高能效、相对较低的成本和环境影响,通过气体分离捕集二氧化碳(CO<sub在过去的十年中,人们开发了基于聚乙烯胺(PVAm)的促进传递(FT)来捕集CO<sub>2sub>。本文讨论了聚乙烯胺促进传递应用于发电厂和水泥厂的燃烧后CO<sub>2sub>捕集从材料到工艺的挑战。我们可以基于先前中试示范中获得的经验来指导设计其他类型的捕集CO<sub>2sub>。特别强调了组件和工艺设计对实现高性能系统的重要性。此外,过程模拟和成本估算的结果表明,三级系统对于实现95%的高CO<sub>2sub>纯度是可行的。因此,我们发现FT系统对于部分CO<sub>2sub>捕集更具竞争力。

关键词: 促进传递     烟道气排放     中空纤维     二氧化碳捕集     过程模拟    

高分子对超微滤膜的高性能化改性及应用

朱宝库,崔月,王俊,王纳川,姚之侃,朱利平

《中国工程科学》 2014年 第16卷 第12期   页码 87-93

摘要:

为提高分子超微滤膜材料的亲水性、抗污染性能、通量和寿命,降低材料制造成本,提出两高分子共混改性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聚醚砜材料的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研究中,从分子结构设计出发,采用多种活性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组成和序列结构的两高分子,研究了不同组成与序列结构的两高分子在成过程中的表面富集的规律、两高分子在共混中的稳定化机制等基础问题;从成热力学和动力学出发实现了共混多层次微结构的调控,开发出多种两高分子合成及其共混超滤膜制备的技术,实现了材料规模化生产及其在自来水净化、废水处理及医疗过滤等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高分子     共混微孔     表面富集         抗污染    

H<sub>2sub>O<sub>2sub>的高效电合成及其电Fenton在难降解有机物降解中的应用 Article

李磊, 白晶, 江盼宇, 张岩, 周廷生, 王嘉琛, 周昌辉, 李金花, 周保学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30卷 第11期   页码 131-143 doi: 10.1016/j.eng.2023.02.005

摘要:

O<sub>2sub>还原反应原位电合成H<sub>2sub>O<sub>2sub>的利用为难降解废水的传统芬顿处理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替代方案在此,我们基于新型ZrO<sub>2sub>/CMK-3/PTFE阴极的制备,提出了一种系统解决方案,旨在高效电合成H<sub>2sub>O<sub>2sub>并将其应用于电芬顿降解难降解有机物采用聚四氟乙烯作为疏水改性剂以增强电极的O2传质,采用ZrO2对电极进行水改性以增强O<sub>2sub>还原的选择性及电子传递,采用介孔碳CMK-3作为催化剂基底以提供催化活性位点。此外,还设计了一O<sub>2sub>扩散室,以强化O<sub>2sub>从疏水层向水层与反应界面的接触。研究结果表明,与相同条件下的传统气体扩散阴极相比,所制备的ZrO<sub>2sub>/CMK-3/PTFE阴极的H<sub>2sub>O<sub>2sub>产率提高了约7.56倍。

关键词: 过氧化氢     /疏水界面修饰     电芬顿     难降解有机物    

接触破乳——用于油包水乳液分离的超疏水ZIF-8@rGO Article

顾佳慧, 瞿周, 张祥宁, 范红玮, 李春喜, Jürgen Caro, 孟洪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23卷 第4期   页码 73-81 doi: 10.1016/j.eng.2022.02.017

摘要: 传统通常是依赖较高的跨压力破坏界面平衡而实现破乳。本文提出了可自然、快速地破坏水-油界面平衡的“接触破乳”的概念,开发了一种对有机组分具有高通量的新型破乳分离。由于ZGS表面为微纳米阶层结构,所制备的ZIF-8@rGO@PDMS/PTFE(ZGPP)表面展现出超疏水性特性,当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油包水乳液接触到表面时,微纳结构的超疏水表面会引起水-油界面不平衡ZGPP对油包水乳液具有良好的分离破乳性能,在0.15 bar(15 kPa)的低跨压力下,分离效率可以达到99.57%,通量可达到2254 L·m2·h‒1,且对于表面活性剂稳定的纳米级甲苯水乳液(平均液滴尺寸为57 nm)的体系也可以实现破乳分离。“接触破乳”概念的提出有望为开发新一代油包水乳液分离的破乳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油包水乳液     破乳     油水分离     超疏水    

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乙烯醇)共混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

白云翔,吴国梁,张春芳,顾瑾,孙余凭

《中国工程科学》 2014年 第16卷 第7期   页码 79-83

摘要:

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聚(乙烯-乙烯醇)(EVAL)共混,采用浸没沉淀法制备了PVP/EVAL共混,并用于油水乳液分离过程。通过全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试验、接触角测试等对的组成、结构形态、机械性能、亲水性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PVP添加量对共混油水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PVP能较显著地改变EVAL的结构,且共混的机械强度和亲水性得到明显改善,当PVP添加量为10 wt%(PVP在铸液中的质量分数)时,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纯EVAL的1.88当PVP 添加量为4 wt%时,油水分离稳定通量为纯EVAL 的1.81 倍,截留率为92.2 %,比纯EVAL 略高。PVP 添加量为10 wt%的PVP/EVAL 共混清洗后通量恢复率由纯EVAL 的51 %增至77.98 %。

关键词: 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乙烯-乙烯醇)     共混     油水分离     浸没沉淀    

离子分离用电荷Janus结构单价选择性阳离子交换 Article

王文广, 张艳秋, 杨晓彬, 孙海翔, 吴亚东, 邵路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25卷 第6期   页码 204-213 doi: 10.1016/j.eng.2021.09.020

摘要:

单价选择性阳离子交换(M-CEMs)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修复和能量收集等领域,例如,从卤水和海水中提取Na+或Li+。在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方法以构建具有电荷Janus结构的新型M-CEMs,该结构由荷正电的均苯三甲酸/聚乙烯亚胺选择层和荷负电的商业阳离子交换(CEM)组成。选择性电渗析(SED)分析结果表明,具有电荷Janus结构的M-CEMs可以有效抑制多孔阳离子交换中存在的阴离子迁移问题,因而使这种具有电荷Janus结构的M-CEMs具有较高的渗透选择性和总阳离子通量与最先进的单价选择性阳离子交换分离性能相比,具有电荷Janus结构的M-CEMs对于Na+/Mg2+的最高渗透选择性可以达到145.77,这超过了目前单价选择性阳离子交换性能的“上限”,且对于Li+/Mg2+也具有优异的渗透选择性(14.11),在离子分离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单价选择性阳离子交换     电荷Janus结构     选择性电渗析     渗透选择性     “上限”     离子分离    

热致相分离法高性能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先进制备技术及应用

唐元晖,林亚凯,王晓琳

《中国工程科学》 2014年 第16卷 第12期   页码 24-34

摘要:

分离技术已经成为国际上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的核心技术。十年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在先进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上开展了大量工作,以材料配方设计、材料先进制造、组件设计与应用为主线,突破多个技术难题和瓶颈,实现了热致相分离(TIPS)法高性能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的工业化。首先,基于对TIPS法成过程的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制备出具有大通量、高强度、亲水性好的PVDF微孔;接着,有机结合材料加工和单元操作,形成PVDF中空纤维先进制造技术;最后针对不同的工业环境和市政要求,开发出不同规格的高性能组件。

关键词: 热致相分离     聚偏氟乙烯     水处理     制备    

集成过程

高从堦,俞三传,金可勇

《中国工程科学》 2000年 第2卷 第7期   页码 43-46

摘要:

文章扼要阐述了部分集成过程在水净化、废液处理和清洁生产中的应用,如纯水和超纯水制备、饮用水净化、污水处理和回用、有机废水处理、乳清综合利用和海水淡化等,分析了集成过程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分离     集成过程     水净化     脱盐     清洁生产    

面向绿色化工应用的陶瓷催化反应器的设计与制备 Feature Article

张广儒, 金万勤, 徐南平

《工程(英文)》 2018年 第4卷 第6期   页码 848-860 doi: 10.1016/j.eng.2017.05.001

摘要:

催化反应器将反应和分离耦合在一个单元,在化工生产中被视为一种绿色的化工新工艺。而在催化反应器中采用陶瓷可以使反应器的应用范围扩展到一些苛刻环境。本文介绍了基于气体分离的致密陶瓷催化反应器和基于非均相体系分离的多孔陶瓷催化反应器,评述了近10 年两种不同种类的反应器的最新进展以及本课题组的相关工作。面向能源、环境领域的应用,对反应器的设计、制备及应用展开重点讨论。针对各个反应器,从反应器构型入手,以典型的催化反应为例,对反应器的设计及优化进行详细论述,最后探讨了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瓶颈和可能取得突破的方向,以及反应器未来发展应重点关注的领域。

关键词: 致密     多孔     催化反应器     气体分离     非均相催化    

计算流体力学在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张雅琴,张林,侯立安

《中国工程科学》 2014年 第16卷 第7期   页码 47-52

摘要:

本文介绍了计算流体力学(CFD)在膜分离过程模拟中的基本原理,对CFD在压力驱动过程组件设计、传质和污染过程研究方面的应用和CFD在具有相变过程(渗透汽化、蒸馏)以及其他过程中的应用分别进行了综述,最后对CFD在膜分离技术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分离     压力驱动     渗透汽化     蒸馏    

Rh<sub>2sub>O<sub>3sub>/hexagonal CePO<sub>4sub> nanocatalysts for N<sub>2sub>O decomposition

Huan Liu, Zhen Ma

《化学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 2017年 第11卷 第4期   页码 586-593 doi: 10.1007/s11705-017-1659-6

摘要: Hexagonal CePO nanorods were prepared by a precipitation method and hexagonal CePO nanowires were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t 150 °C. Rh(NO ) was then used as a precursor for the impregnation of Rh O onto these CePO materials. The Rh O supported on the CePO nanowires was much more active for the 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N O than the Rh O supported on CePO nanorods. The stability of both catalysts as a function of time on stream was studied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o-feed (CO , O , H O or O /H O) on the N O decomposition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N adsorption-desorp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photoelectron microscopy, hydrogen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 oxygen 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and CO 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in order to correlate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关键词: Rh2O3     CePO4     N2O decomposition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基于一步法制备超高PEO负载的 CO<sub>2sub>气体分离用于高效碳捕集

朱斌, 赫羴珊, 吴亚东, 李松伟, 邵路

期刊论文

对二氧化碳具有选择性的聚环氧乙烷基薄膜的发展——从实验室到中试规模

Brinkmann Torsten,Lillepärg Jelena,Notzke Heiko,Pohlmann Jan,Shishatskiy Sergey,Wind Jan,Wolff Thorsten

期刊论文

淡水室填充阳离子交换树脂的EDI堆对镍离子溶液分离性能的研究

牛玉标,徐小青,赵海洋,周志军

期刊论文

氢气分离研究进展

栾永超,熊亚林,何广利,刘聪敏,李帅

期刊论文

聚乙烯胺促进传递用于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从材料到工艺的挑战和前景

何雪忠

期刊论文

高分子对超微滤膜的高性能化改性及应用

朱宝库,崔月,王俊,王纳川,姚之侃,朱利平

期刊论文

H<sub>2sub>O<sub>2sub>的高效电合成及其电Fenton在难降解有机物降解中的应用

李磊, 白晶, 江盼宇, 张岩, 周廷生, 王嘉琛, 周昌辉, 李金花, 周保学

期刊论文

接触破乳——用于油包水乳液分离的超疏水ZIF-8@rGO

顾佳慧, 瞿周, 张祥宁, 范红玮, 李春喜, Jürgen Caro, 孟洪

期刊论文

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乙烯醇)共混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

白云翔,吴国梁,张春芳,顾瑾,孙余凭

期刊论文

离子分离用电荷Janus结构单价选择性阳离子交换

王文广, 张艳秋, 杨晓彬, 孙海翔, 吴亚东, 邵路

期刊论文

热致相分离法高性能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先进制备技术及应用

唐元晖,林亚凯,王晓琳

期刊论文

集成过程

高从堦,俞三传,金可勇

期刊论文

面向绿色化工应用的陶瓷催化反应器的设计与制备

张广儒, 金万勤, 徐南平

期刊论文

计算流体力学在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张雅琴,张林,侯立安

期刊论文

Rh<sub>2sub>O<sub>3sub>/hexagonal CePO<sub>4sub> nanocatalysts for N<sub>2sub>O decomposition

Huan Liu, Zhen Ma

期刊论文